猫的眼睛特点是什么意思?
猫有很灵敏的感官,其中对光的感知异常敏锐
1、它们的眼睛在夜间可以看东西。这得益于它们非人类的眼睛结构,人类眼中的锥状细胞只有三种,而猫眼中锥状细胞种类有八种(不同物种间锥状细胞的种类可能会有所差异,但一般都会有三种以上),所以猫能看见比人类更清晰的三原色,而我们能看到的最多也只有三原色组合成的十八种色调。 所以在夜晚,尽管人眼已经逐渐适应了黑暗,但我们看到的东西远没有猫咪看得那么清楚。
2、它们是色盲,只分得清黑白灰三色,所以对色彩不敏感。如果你家猫咪很喜欢咬你手里的报纸或杂志,别以为它是喜欢这些“纸片”,其实它只是被你手上的颜色吸引而已.... 当然这对于它们来说并不是大问题,因为它们的视觉系统感知物体和形状主要靠的是轮廓。
3、它们的眼睛能很快的调整光线暗的地方。比如说,你在夜晚摸黑进屋子,可能你的脚下会突然出现一只踩着你脚趾头的猫咪。 除了光线和颜色,它们对运动物体的感知能力也高于人类。 所以不要怪猫咪总能神不知鬼不觉的偷袭到你,因为你根本没发现它在那里...
猫的眼睛在黄昏时的灵敏程度是人类的6倍,而且猫在完全的黑暗中也能看见东西。其实并不能,猫的瞳孔能在5秒钟内从针孔大小的缝放大到硬币大小,但瞳孔再大也要有光线才能看见东西。
猫眼有一层特殊的反光层叫作脉络膜,里面富含血管和色素,能将微弱的光线反弹回视网膜,这点比人眼强得多。猫眼的视网膜中含有高比例的光感受细胞——棒状细胞,能感觉昏暗的光线,但是不能形成彩色的像。而锥状细胞(可形成明亮的彩色像)较少,所以猫能很好的适应夜色,但对于明视和辨别颜色的能力都略逊于人类。
在黄昏时候,猫眼视网膜上感受光的细胞,在将外界产生的微弱的光信号转换成神经信号的过程中,表现的十分"负责",一点十分微弱的信号就可以被转换而成神经冲动,所以黄昏下的猫眼觉得是十分昏黑的世界,比我们人类所看到的暗的相当多倍!而到白天,如果猫眼的视网膜还按照黄昏时的标准来工作的话,那么太阳出来后,猫就得眼疼了!所以猫眼的虹膜(即能决定猫眼睛是黄色蓝色还是绿色的部分)十分发达,能有效的将来自外界的光线在通过角膜,水,晶状体后,在经过虹膜反射,使进入视网膜的光线保持在能工作的范围内。所以猫眼,往往在黄昏或者黑夜时,眼睛十分贼亮,而在白天,就十分普通了。
猫的眼睛的瞳孔也是由虹膜控制的,但与人类的瞳孔不一样,人类的瞳孔是靠大小来调节入射光的多少,而猫眼的瞳孔是靠开闭来调节,所以猫眼的瞳孔往往或基本保持长条缝的形态,白天紧闭,黑夜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