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疾病是怎么传染病?
先占个位置,有空再写 动物在自然环境中会感染并传播各种病原微生物(病原体),例如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 在动物之间传播的病原体被称为“病原体”或“传染因子”;而存在于动物体内但并不表现出致病性的病原体则被称为“隐性病原携带者” 人类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患有疾病的动物或其分泌物、排泄物和受污染的用具而被感染。
接触动物的粪便、毛发、呕吐物及被污染的水源后,如果不使用肥皂等清洁剂彻底清洁双手,也会增加感染病原体的风险 因此,人们经常将宠物主视为宠物传染性疾病的高危人群,包括人畜共患病及人畜共患病的潜在风险. 其中有些病原体可经过胎盘感染胎儿,引起母体与胎儿的免疫抑制状态 另外,犬猫作为宠物被广泛饲养在家中,由于对室内环境的依赖,也使其增加了罹患传染性疾病的几率。
2013年的一项研究表明,约79%的铲屎官表示曾将自己的手放进宠物的口中,超过50%的人曾将宠物的舌头放到嘴里。这些行为大大增加了病原体感染和传播的可能性 一项来自中国台湾的研究中显示,在867例犬猫感染人畜共患病病例中,经直接接触途径感染的共有437例(50.6%),经由间接接触途径感染的共有374例(43.4%) 由此可见人与宠物间密切接触是发生人畜共患病的主要途径之一。
随着人们对宠物医疗需求与日俱增,宠物医院的数量逐年增长,这使得原本相对封闭的兽医院变成人流密集的场所。如果消毒措施不到位的话,很容易出现交叉感染现象。
兽医与宠物主人之间的直接接触也是造成疾病传播风险的重要因素。
比如为患病宠物诊疗时,医生与患者接触的频率较高,且可能接触到患者的唾液、鼻液、眼泪以及其他分泌物,这些物质中含有大量病原体,如果未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就存在被传染的危险[...] 同样,当宠物主人来医院就诊时,也可能因为接触患者及其分泌物而感染病原体,所以,对于宠物医院和门诊来说,如何降低疾病传播风险,提高就诊安全尤为重要!! 除了人与人、人与动物间的密切接触之外,宠物之间的接触亦是传播病原体的重要途径.
2002年美国的一组研究发现,在565只狗当中有10%以上感染了犬细小病毒,而在其中40%以上的感染者都曾经与其他犬只有过接触。
在2006年和2007年的两个研究中也发现,分别有高达54.1%和66.8%的被检犬均存在其他犬只血清学阳性的交叉反应抗体,即表明其曾经接受过其他犬细小病毒的感染 由此可以看出,犬细小病毒可以在犬只之间进行水平传播,且易感染幼龄犬只。 而犬冠状病毒则会感染所有年龄段的犬只,并且可以同时感染犬类和猪类。
近年来,尽管许多国家已将犬瘟热疫苗列为常规疫苗接种计划的一部分,但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仍不断有新的犬瘟热感染暴发报道 犬瘟热的传播方式尚未完全明确,不过通过密切接触或呼吸道、消化道进行传播的可能性较大。
某些烈性传染病也可以通过飞沫、土壤、尘埃等方式由动物宿主经空气进行远距离的传播。如鼠疫可通过蚤、鼠等媒介直接传播给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