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减少狗狗发病?
谢您邀! 狗瘟是传染疾病,所以能减少传播源是最好的办法了..... 一、犬的易感性: 各种幼龄期的犬都易感,且死亡率较高;10~30日龄和8~9月龄为两个发病高峰年龄期;不同品种(如斗牛犬、金毛猎犬)易患此病;公犬比母犬容易罹患该病[2]。 二、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 CDV属于丝状病毒科副黏病毒目麻疹病毒属,有囊膜的单链RNA病毒。病毒粒子呈球形或椭圆形,直径为150-200nm;衣壳由双层蛋白构成,外层为糖蛋白刺突,内层为核蛋白(NP);外膜下有6条束状纤突,末端呈棒状,其上有突起,称为“神经氨酸酶”,可破坏宿主细胞膜的结构导致病毒入侵宿主细胞[3]。 CDV具有抗原变异性和血清型特异性,根据其外膜蛋白VP4/VP2的抗原性质将其分为A、B、C三型。目前,国内临床上主要流行A型和C型毒株,而B型毒株则少见[4]。 A型血毒毒株对犬和人的致病力较强;C株病毒主要流行于犬群中,对人和猫无致病作用;C型毒株与A型毒株在抗原结构上存在差异,但两者均可诱导机体产生交叉抗体[5]。 目前,CDV已发现有7个基因亚型,其中CDVA和CDVB是我国流行的主要亚型;另外还发现有CDVC等3个新亚型的病毒株[6]。 根据病毒的分离鉴定结果将我国流行的CDV分为A、B、C三个抗原群,其中以C群为主,其次是A群;A、B两群毒株分别形成两个抗原组,其中A组包括AG、BCD、EF、GHIJKL、MNOPQRSTU、XYZ等14个小群,各小群内又包含若干代表株;B组仅含BG一个代表株[7]。 在国内,C群病毒已成为临床上的主要流行毒株,其基因组序列较A群更为保守并具有更强的毒力特性,能够引起犬致死性的神经系统病变,因此应加强对C群的监测和研究[8]。
三、传播途径及易感动物: 该病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也可通过呼吸道传播。患病动物和康复动物的粪便中有大量活病毒排出,可持续排毒达12个月之久;病犬的鼻分泌物、唾液和眼泪中均含有病毒,可随飞沫传播,造成远距离传播;健康犬通过接触被污染的垫料、食物、用具等也可能被感染[9]。 CDV可通过胎盘传递或通过哺乳感染胎儿,新生仔犬可通过吸入含有病毒的乳汁而发生感染。如果环境条件差,饲养管理不善,也可以成为本病的诱因。 四、临床症状: 本病潜伏期一般为3~7天。不同品种及不同年龄的犬只,其临床表现不尽相同。临床常见症状如下: 1. 卡他性肠炎症状:多发生于未断奶幼犬,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废绝,体温升高,眼鼻流出浆液性粘液性分泌物,流涎,呼吸加快,咳嗽,腹泻,粪便稀薄混有黏液;后期由于呕吐和下痢而导致脱水、肌肉萎缩;部分病例可于发热的同时出现神经症状,最后因衰竭而死 [10] 。 2. 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多见于未注射过疫苗的成年犬,表现为体温升高至40℃以上,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不食,结膜潮红、流泪,眼屎增多,有轻度的咳嗽,呼吸增数,打喷嚏等症状。病程一般持续1周左右,而后逐渐痊愈[11]。 3. 神经症状:多发生于未接种过疫苗的幼犬,体温大多正常或有轻微升高,食欲尚可,但精神沉郁,不愿活动,双眼斜视,行走不稳,站立时四肢麻痹,倒地不起;或表现转圈,共济失调,抽搐,口吐白沫等症候。一般于发病后3天死亡。
五、流行病学特点: 1. 多发季节:多发生于冬春寒冷季节以及气温骤变时期。 2. 可传染犬只种类:各种品种的犬均可感染,但以幼犬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
六、诊断方法: (一)临床诊断 1. 流行病学资料: 重点调查可疑病犬的来源及与外界接触情况是否接触过疑似犬瘟病犬。 2. 临床症状: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初步确诊,但是必须与其他传染病相鉴别。 3. 病理学检查: 根据实验室提供的病原学诊断依据最终确定。
(二)实验室检查方法 1. 细胞培养:从疑似病犬采集血液标本,进行淋巴细胞培养和犬瘟热病毒培养。 2. 免疫荧光技术: 利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患者血清中的抗体含量,是确诊的依据之一。
3. PCR法: DNA扩增产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检测,以判断PCR反应能否检出目的基因片段作为判定标准。
七、预防方法: 疫苗接种是预防本病最有效的措施,目前国内普遍应用的犬疫苗分为火鸡卵黄抗体灭活苗、弱毒疫苗和灭活疫苗三类。 1. 火鸡卵黄抗体灭活苗: 火鸡卵黄的免疫球蛋白可与病毒表面的神经氨酸酶受体结合,阻止病毒吸附到神经细胞上从而起到保护作用,但其使用较为繁琐,而且只适用于幼龄犬,不能很好的发挥免疫保护作用。 2. 弱毒疫苗:目前市面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犬五联苗,它是由犬瘟热、犬细小、犬副流感、犬腺病毒II型及犬冠状病这五种病原体所制成的疫苗,可有效降低多种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率及其死亡率,保护期可达一年;犬三联苗则是由犬细小病毒、犬瘟热病毒两种病原体制成的,可用于防止这两种疾病的传播。 此外还有犬二联苗、犬四联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