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会对话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在路边和公园里看到有人手里提着个笼子,笼子里会有一个鹦鹉在里面。更有趣的是,如果仔细听一下,你或许能听到这个鹦鹉在重复着重复的一句话,如:“你好,你几岁了等等。”甚至还会有人教鹦鹉说一些搞笑的句子或话语。这可引起了人们的疑问了,鹦鹉真的会说话吗?
鹦鹉会说话是人们最熟悉的一种现象。事实上,还有更多种类的鸟能说话,只是人们不常看到罢了。在国外的一些大城市的市中心,经常见到一群群的八哥在飞着,它们有的能讲当地的语言,有的竟能讲几种外语! 鹦鹉学舌是鹦鹉科鸟类最突出的行为特征,它在各种鸟类行为特征中是独一无二的。因此,人们就给它起了这样一个俗语“鹦鹉学舌”。
实际上鹦鹉学舌只是一种模仿,它们什么也不知道。鹦鹉天生一副好嗓子,一些种类的鹦鹉甚至能惟妙惟肖地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和各种自然音响。据说,如果把一只有生命的麻雀同鹦鹉养在一起,鹦鹉最终能把麻雀模仿至死! 为什么鹦鹉如此热衷于模仿?为什么只有鹦鹉会说话?鹦鹉学舌有什么用处?它如何进行模仿发音等等都是人们极为感兴趣的问题,也是鸟类行为学家急于探索的课题。
目前,鸟类行为学界对鹦鹉学舌有了初步的研究。一种观点认为,鹦鹉成群活动,为了加强群内成员之间的联系,需要有一种“语言”,同一批鹦鹉在长期的“交谈”中形成了一定的“语言习惯”并在种内互相模仿,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种习性。每一批鹦鹉在与人或其他动物接触时,它们会自然地把别人的语言作为“语言习惯”去模仿,于是就成了会说人话的动物。但至今仍未发现任何鹦鹉同别人用“语言”进行过真正的“交谈”,因此鹦鹉说话纯属一种模仿。
鹦鹉作为禽类中的一员,却能模仿其他生物发出多种多样的声音,特别是能够模仿人讲话,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研究表明,禽类的喉部有个叫鸣管的发音器官,鸣管构造的差异和发达程度,是禽类发音能力的主要决定因素。比如,鹦鹉的'鸣管内有7块鸣膜,而且非常发达。鸣膜在气流的作用下振动,因而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人脑中的“联络区域”(负责思维和语言部分)十分发达,因此能发出清晰、多变语言,而禽类却无此区域,所以它们无法像人那样讲话。鹦鹉学舌实际上仅是一种本能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