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清道夫鱼多?
清道夫鱼是吸底鱼的一种,学名为豹皮脂身鲇/平鳍脂身鲇,英文名CommonSuckingCatfish,源自南美洲。清道夫鱼不是一种鱼类的专属名称,而是民间对一些习性相似的鱼的统称。
第一种,就是我们最常在水族馆里见到的、身体呈黑色、脑袋比较大、形似吸盘的鱼。它的学名叫“斑点脂身鲇”,是原产于南美洲的一种热带鱼,属于鲶形目脂身鲇科脂身鲇亚科的鱼类。斑点脂身鲇主要以吸食附着在缸底或者水草上的藻类和腐屑为生,对清理鱼缸有一定作用,因此被称为“清道夫”。
2006年8月农业部发布公告,包含斑点脂身鲇在内的33种水生生物被列为禁止经营和引进的外来水生物种。尽管如此,斑点脂身鲇还是在黑市上大肆流通,并且在一些城市的自然水体中迅速繁殖,造成了生态危害。
第二种,叫做暗色刺盖革,原产于非洲,属于鲶形目、盖革鱼科。这种清道夫在中国俗称黑刺、黑鲇,它不像斑点脂身鲇那样以藻类和腐屑为主食,而且非常凶猛,成体可长达20多厘米,对包括小鱼在内的各种动物都会捕食,会严重威胁其他水生生物的生存,可列为恶性外来入侵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