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过的科目犬好吗?
题主是不是觉得没有经过训练的狗狗很可爱,但是经过训练的狗狗就很“死板”、“不灵动”呢? 其实不然!经过科学系统的训练,不仅可以让你和你的狗狗更好地互动,并且可以让狗狗更聪明(虽然可能不会说话)。 当然,训练得法才能让狗狗拥有双商爆表的神奇技能啊~ 先来个视频感受一下边牧可爱的智商吧!(注意:易引起条件反射的视频就不要让幼崽观看咯!)
1.什么是训练? 训练是通过反复的刺激和反馈,让幼崽形成条件反射并掌握能力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且具有科学体系的。 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2.为什么要训练? 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存在体,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信息和刺激。对于幼小的动物来说难以理解更难作出恰当的反应。然而,正是通过一系列的训练,才使得它们能够适应外界的环境,进而展开各种活动。 对宠物来说,良好的训练可以帮助它们建立与主人更好的联系,增进彼此的感情;未受过训练的小动物很容易产生害怕和焦虑的情绪,这样会造成它们身体或心理上的伤害。正确的训练还可以让爱宠习得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从而更好地适应主人的日常生活。例如,教会小狗“等待”、“站立”或者“不要弄脏自己的窝”等命令,会让主人在与宠物互动时更有趣,也能更容易地管理好宠物的生活习惯。
3.怎么开始训练呢? 其实每个宝贝都是训练大师哦~只要你耐心引导,给予奖励,狗狗就能很快学会新技能啦~不过切记,在训练的时候不要让狗狗吃不饱但也不能撑到哟~ 当狗狗完成你的小任务时,别忘了奖励它爱吃的东西作为奖励哟~这样它才能记得住你给它设置的动作及规则呀!
俗话说: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而在浩荡的训犬史中,人们总会不自觉地想改造与人类的外形和思维皆存在重大区别的犬。其中,最典型的是让犬学会像人一样握手、打枪、敬礼等所谓有教养的动作。这样的犬无疑符合了人类的审美取向,但也使犬失去了本身的个性和灵性,变得过于呆板。
其实,除了为了某种实际需要(如警犬、导盲犬、猎犬)以及治疗犬的心理问题等原因外,犬是不需要进行严格训练的。在家庭中饲养犬,目的无非是与之为伴,增加生活中的乐趣。只要它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休息,没有过于严重的不良嗜好,就没有必要人为地去苛求和限制,更不必在平时对其进行一些所谓的训练。因为犬在来到主人家之前,在它原来的饲养场中和宠物商店里就经过了严格的专业训练,已经完全具备了在人类社会中生存所具备的一切素质和习惯了。比如,不再随地大小便,不再把排泄物之外的东西衔在嘴里,不再咬坏一切它可以见到的物品。此外,只要它与主人没有特殊心理障碍,它还会主动地在门外等主人回来,不随他人离去,愿意在主人身边玩耍,而不愿独自待着。这些基本素质和习惯是犬来到主人身边时已经具备的,而不是来到主人身边之后去学的,更不是主人去教的。它完全可以在主人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式的生活环境中过上一辈子。
有些犬从犬生初始就来到主人身边,没经过任何训练,但它在与主人共同生活的过程中由于得到了主人无微不至的关怀,从而使它自觉地学会了如何相处,而绝不会像某些人想象的那样连如何排泄和玩耍都不会。
还有些人把那些能对主人言听计从,不管主人怎样折腾都一声不吭(有些畜类畜生在这一方面甚至比某些畜生畜类更像畜生)的犬视为最优秀的。其实,犬的个性是不同的,有的犬确实很乖,但有的犬却很活跃,活泼一点的犬(如比格犬)的注意力不在主人身上,而是对周围的环境具有浓厚的兴趣,因而即使主人作出很大动作去命令也未必会得到它的回应。但这并不能就说这个犬不好、不乖,主人不能要求这些犬像其它犬一样服服帖帖。所以,只要不把训练当作一种虐待,就不必计较犬是否听话,因为即使犬没达到你的训练目的,只要你有时间陪它玩,它也一定会很乐意(它也会明白,玩重要,还是学更重要)。
即使某些出于治疗心理问题的目的而需要训练,也必须以尊重犬的心理和思维为基础,否则就会好心不得好报,不但达不到训练目的,还会酿成无可挽回的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