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金毛吗?

黄语辰黄语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金灿灿!黄澄澄! 古书上记载的金毛,可能指的是黄色长毛犬,而不是现在我们认识的金黄色的纯种的黄金猎犬(Golden Retriever)。 比如《诗经》里就有“文王之妻太姒之德,贤慧温柔,容貌端庄。她所生的儿子伯邑考品德才能都很出众,身强力壮,面目和身上的毛发看起来都像个金色的大汉”,这金色大汉说的就是金毛寻回犬。

再比如说唐朝的宫廷里饲养了一种叫拂菻狗(注1)的狗狗,李贺的《咏怀》中就有“西胡青鬃马,拂菻红拂尘”的句子,这种白拂菻狗就是黄色的,所以唐代诗人用“黄”字来称呼它。 其实,说古书中的金毛是黄色的,只是我们现在的认识罢了——在古时,人们对颜色的认知并没有现在这样的明确划分,他们眼中的“黄”与“黑”、“蓝”是不一样的。比如李白诗中“燕山雪花大如席”中的“雪”字,在古人眼里并不是现在所谓的白色,而应该是偏黄的冷色调——否则苏轼怎么敢在“霜冷铜街晓,雪晴绣苑春”“云卧冰池起,雪晴梅蕊黄”呢。

同样,白居易描写白雪的诗句“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里的“雪”也不应该是指现在的冰雪,不然人家刘义庆干嘛要在《世说新语·雅量》里面记载王衍和妻子荀浣一起乘舆出郊的故事呢——“雪深乘车,俱得履上,惟颍叔一屐而已。” 那么,为什么我要就一个问题扯这么多无关紧要的历史知识呢? 因为我想告诉你,古代的“金毛”未必就是我们今天认识的“金毛”。它们之间的差别,就好比我们现在看到的“雪”和古书上说到的“雪”那样。 我们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古人所说的“金毛”肯定就是指我们现在的金毛寻回犬。

太叔弘欣太叔弘欣优质答主

古代小说中一般没有金毛这个叫法,一般称之为童子毛,或者幼象毛。金毛狮王这个称呼,是金庸先生融合了金毛狗和狮子的特征,创造的一个称号。

金毛大狗在现实世界中确实存在,它的学名字“金毛犬”、“红熊野犬”,是中国特有犬类,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云南至四川等地,缅甸、印度也有少量分布,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

金毛犬喜欢栖息在海拔2000—4000米的亚高山针叶林及高山灌丛中的岩洞、石缝内。性情凶猛、嗜血,主要捕食鹿类、岩羊、盘羊等有蹄类动物,熊等动物也时常成为它的“刀下之魂”。

金毛犬由于身上有类似于熊的金色毛发,但是它又并非熊,加上其身体特征与狗最为接近,所以命名为“金毛犬”。

从外观上来说,金毛犬比狗的个头要大很多,它们体长约1.2米—1.8米,尾长约60厘米。身上长有较密的金黄色长毛,毛长达8厘米—12厘米。头上长着一直延伸到肩背处的鬃毛,十分美观。头部短而阔,吻特别短。耳朵长而且密生茸毛,眼睛小、呈乌色。四肢和尾细而长,足底有较密的绒毛。尾巴也很长,竖起来能和身体平行。外形上和金色的小狮子有些相似。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