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害怕猫眼睛?
不请自来~ 首先,人类对猫的祖先——野猫——是有恐惧感的(毕竟被抓住啃掉半块肉可不是闹着玩的)其次,在野外,野生的猫科动物大多会主动避开人类。但家养的猫科动物却不同,它们已经习惯了与人类相处,甚至把人类当作自己的“一员”;然而对于人类而言,要真正接受一只陌生的动物把自己当成“一类”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这个过程可能是短暂的,也可能是漫长的。
总之,对于不熟悉又需要时间建立情感链接的动物,人类自然会产生一定的恐惧感。而最能体现这一点的,就是当你面对一只陌生的猫的时候:你可能不会害怕它,但却会因为不确定而导致心理上的紧张状态。这种由未知而产生的恐惧其实远比那些你一眼就能认出是什么的动物要可怕得多… 当然,如果面对的是自己长期喂养的猫,那一切都好说。
不过呢,大多数人都不能像饲养宠物那样,从小培养猫咪接近人类。当人们遇到一副陌生的面孔时,一只眼神勾人的猫咪,就很有可能成为恐惧源之一了... 于是乎,一些本来很萌的喵星人,就这样变成了“恐怖片主角”……
有些人对猫眼睛惧怕到见到猫就毛骨悚然的地步。其实你大可不必如此,猫的眼睛其实没什么可怕的。下面我就来为你介绍一下猫的眼睛。
猫眼睛的瞳孔为裂隙状,瞳孔的缝隙类似与百叶窗,光经过缝隙的时候会发生衍射,所以猫的眼睛才在夜晚可以发出绿光。不过,不是所有猫的眼睛都能在夜晚发绿光,这是由毛色和毛的透明度决定反射光线的能力。一些毛色黑亮的猫,瞳孔正中不透明,所以光线直接被吸收掉了,并不反射光线。
猫眼睛的瞳孔可以非常迅速的开大和缩小,这是因为猫是夜行性动物,需要在光线变化极大的环境中生存,猫的瞳孔具有很强的调节性。而因为瞳孔的调节是受到副交感神经的控制,支配瞳孔神经的神经节细胞少,所以,瞳孔开大,受到交感神经支配,而交感神经是广泛分布的,所以瞳孔开大时不受具体限制,可以最大限度开大,这也是为什么猫瞳孔可以变的非常大的原因。
猫眼睛的构造与人类似,也是由角膜,晶状体等构成。因为猫属于远视性眼,所以不能像人一样看到近处的物体,如果将猫的眼睛类比为单反相机的话,那么猫眼睛的焦距是非常长的,也就是不能看清近处的物体。同时,猫眼睛的视网膜有两条血管,这也非常特殊,相比之下,我们人类的视网膜只有一条血管。这些在高清的图片上都有所体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