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的粪便为什么有血?
犬的粪便中含有血液,可分两种情况:一是由于直肠出血,二是由肠道下段出血。 1、直肠出血。当肠管遭受损伤或发生炎症时,如小肠发炎时,肠壁上的微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肠腔,随粪便排出,呈黑褐色。常见于小肠扭转,小肠结肠炎,犬瘟热病及犬细小病毒病等。当直肠受到外界压迫时(如外痔),也可出现鲜血便。
2.肠道下段出血。多见于肠炎,肠套叠等。肠炎多因突然更换环境,饮食不洁或不规律引起,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加,粪便稀软,甚至水样,带腥臭气味,有时混有未消化的食物。肠套迭是犬常见病之一,多见于小型犬,如京巴,八哥,博美等,以刚断奶的小仔犬居多;多发于傍晚和夜间,病程数小时至一天不等。患犬先表现腹痛,随后频繁呕吐,并迅速虚脱,体温升高至40℃以上,精神沉郁、不吃食,在排完数次血便后即开始腹泻,排便前表现不安,并有阵发性腹痛,常试图回缩肛门部,但粪块不易排出;如果未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患犬会很快死亡。
总之,狗的血便多半是由于消化道出血引起的。对于这种情况,要给予止血剂。同时治疗原发病。